气候异常频发 “靠老天爷赏饭吃”的日子还能过多久

来源:中国农业报道作者:时间:2020-08-07 17:23:35
  农业一直以种植为主,养殖畜牧为辅。对于种植业而言,以前无论是播种、施肥、收割等任何农作物种植工序,都需要农民一步一步手动完成。随着科技的发展,现在这些工序大都以机器代劳,工作效率也获得了巨大提升。但能否有个好收成依然只能仰仗天气。天气好的年头“老天爷赏口饭吃”会有个不错的收成,一旦遇上洪涝、旱涝、霜冻等天气灾害,收成可能会减少大半,甚至一年的辛苦劳作付之东流。

\

图片源于网络

  据联合国预测,到2050年,全球将新增20亿人口,所需粮食产量将翻倍。除此之外,全球近一半的玉米生产区、三分之一左右的小麦和水稻生产区均处于气候变化脆弱区域,易受气候变化影响。在粮食需求攀升和全球气候频发异常的双重压力下,我们真的还能继续靠天吃饭吗?

  智慧气象 精准服务农业

  大自然自古风云变化莫测,尽管现代气象预测已经在数值预报模型上取得不错的效果,但物理模型一般会受到各类随机因素干扰,无法精准预测复杂多变的区域性气候,突发天气状况的预测更是传统天气预报的软肋,像洪灾、旱灾、雪灾、霜冻等极端天气,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巨大,但始终难以获得精准预报,提前做好应对工作。

\

图片源于网络

  据眼控科技研究院专家介绍,随着深度学习算法和新架构的发展,机器学习能够更充分地利用气象卫星的遥感时间序列数据,将智慧气象与农用天气预报结合,实现全国各地特色作物的农业气象大数据交互式信息展示。智慧气象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水平,达到冷热害、洪涝、旱涝等多种灾害气象信息数据监测、分析目的,同时帮助农业生产者精准管理土地,实现对农业气象的高效精准有效服务。真正做到过去靠天吃饭,以后可以“看数据”管理了。

  多场景利用 提升经济价值

  农作物生长虽然有温、光、水、肥、气、热相同的六要素,但它们对生长环境的喜好却各有不同,像玉米喜暖湿、茶叶喜酸好阴、水稻喜温凉……只有在适宜的地方环境生长,农作物才能达到相对的高质量和高产量。

\

图片源于网络

  智慧气象不仅可以监测宏大的地域气候天气,同时能对空气中温湿度、雨量、太阳总辐射、光合有效辐射等细微气候条件进行实时监测,直观反映农业生态环境的气象要素,为农业生态环境调节提供专业的指导依据,助力打造优质农产品需要的良好气候环境。与此同时,通过设置认证的气候条件指标,建立品质认证模型,进而完成农产品气候品质等级认证,提升产品经济价值。

  除此之外,智慧气象通过对极端天气程度的判定,可对农业灾情数据进行分析预测,结合农业服务企业定制农业保险服务标准,优化灾害场景核算,高效溯源,协助农民实现防灾减损的同时,提升农险服务商的服务质量,全面赋能农业发展。

中国农业报道

上一篇:红茶产业出扶贫“良方” 就业增收奏响富民“乐曲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