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 中新系全媒体矩阵 ——
农业行业垂直网站
接下来
一起了解一下
从安全用药到风险防控的
相关知识
农药使用规范要记牢
1.用药时间
在生产过程中,农户应当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、作物生长阶段、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用药时间。
六句宝,请记牢:害虫要治小,病害趁早疗。苗嫩开花少用药,寒暑极端药效逃。风起莫喷药,雨湿药白浇。
(1)害虫在幼虫期(低龄阶段)对农药更敏感。
(2)病害在发病初期施药效果更佳。
(3)减少在作物敏感期(如开花期、幼苗期)施药。
(4)避免高温(>35℃)或低温(<10℃)施药。
(5)经量选择在无风或风速较小时施药。
(6)雨天或田间湿度较大时避免施药。
2.安全间隔期
药后采收要停几天?安全间隔期是关键!药不同、期有别。
安全间隔期是农药使用后,农药有效成分在作物中自然降解至安全水平所需的最短时间。不同农药因化学性质、剂型、施用剂量及作物代谢能力差异,其安全间隔期各异。
《农药管理条例》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:用于食用农产品的农药必须在标签中标注安全间隔期,使用者必须严格遵守。
3.农药使用避坑指南
采买选正规渠道,检查防护不能少,精准施药效果好。
(1)农药选择:选择合法登记农药,优先选择低毒、低残留农药,购买正规渠道农药。
(2)施药前的准备:阅读农药标签、检查施药器械、做好个人防护、关注天气情况。
(3)施药过程中:精准施药,避免浪费;控制施药次数和剂量;注意混配安全性。
农残危害要警惕
超标农残进肚里,伤肝伤肾伤元气!儿童孕妇更危险,发育受阻要警惕!清洗去皮可减少,规范用药是根本!
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包括急性中毒、慢性健康影响及长期潜在影响,食用农残超标农产品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(症状)具体表现如下:
急性中毒:摄入或接触大量农药残留可能引发头痛、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抽搐、昏迷等急性中毒症状,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。
慢性健康影响:长期摄入微量农药残留会逐渐损害肝脏、肾脏、神经系统等器官,增加患癌症、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。部分农药残留还可能干扰内分泌系统,影响生育能力。
过敏反应:部分人群可能对农药残留产生过敏反应,出现皮肤瘙痒、红肿、呼吸困难等症状。
其他影响:残留农药可能通过环境二次污染作物,形成持续危害。例如,土壤和水体中的农药会再次污染农产品,形成恶性循环。
用药安全无小事,风险防控记心间。 掌握科学用药知识,养成良好用药习惯,是每个人对自己健康负责的表现。用好药,防风险,安心守护大家的健康!